可以搜到:产品、技术、资料、新闻、检测、企业、视频

产品分类
当前位置: 首页>技术文档> 新能源 >Tesla Cybertruck充配电浅析

Tesla Cybertruck充配电浅析

来源:线束世界作者:线束世界-Jimmy2024-03-11 11:37

Tesla Cybertruck充配电浅析

Tesla Cybertruck Charging and Distribution Analysis


整车基本参数:三版本,续航(est.):250-340 MILES,其中250 MILES后轮驱动版预计2025年推出,充电功率:250kW MAX,最快15分钟&136 MILES。


01 动力与充电

动力线束总成上,基本沿用4680版Model Y,详见前文:CTC版Model Y不得不说的故事,最佳配置版本三电机,电池包输出接口集中于车辆后部货箱下方,对应位置上方布置有空气悬挂相关组件。


02.jpg

电池包位置



03.jpg

高压线束—双电机



04.png

电池包附件BOM



05.jpg

电池包实物



特别的,如使用在双电机车型,后电机其中一组插件将使用封闭密封结构对接插件进行密封,高压检查中需先行拆除此预留件。



06.png

高压线束BOM



07.jpg

电池包底部接插件布置



08.jpg

高压检测



动力驱动线束中采用更多护板对线束进行固定。



09.jpg

电池包一侧前驱线束



充电线束总成上,与其他车型不同:

  • 由于空间与车身关系,使用铝棒线束的基础上,充电座接地选择单线引出,其线材配色橙黑;

  • 功率尾部护线结构取消先前较多采用卡扣结构,换为定位孔+螺钉结构,铝棒作为充电座总成一部分进行预装;

  • 功率组件上方低压插件安装板集成于护线结构上,此设计后续将多次出现,成本进一步进行压缩。



10.png

充电插座总成BOM



11.jpg

充电插座总成接地已装配



12.jpg

充电插座总成接地未装配



13.jpg

功率护线板



类似的,充电插座接口引入其他国家与地区,其上功率与信号接口布置会有一定改变,面板空间有待确认。




14.jpg

充电插座盖板



布置上,与其他车型不同,车辆结构设计有凹槽,铝棒线缆置于其中无碰撞,受弯曲半径及铝材限制,插座尾部铝棒弯折较多。



15.jpg

充电线束总成布置



16.jpg

充电线束总成实物



电池接插件上,延续前大部分设计,铝棒屏蔽接触件做出简化设计;头座插合上因部分设计版本不同,部分车辆有填涂润滑与其他材料的设计,个人认为为临时设计。



17.jpg

连接器屏蔽总成



18.png

连接器填涂



02 电池包连接


由于引入48V与车辆外放电的需求,整个电池包分配与控制单元发生调整。



19.jpg

48V电池



20.jpg

48V电池测量



充电输入回路中,整体母排数量相较其他车型有较大减少,其中最大改变于电源转换单元下布置正负铜排,官方名称为”LAST MILE BUSBAR ASSEMBLY”, 整体母排的设计遵循快装/插与稳定的思路,可见Tesla对减少连接的执念。



21.png

电池包控制与配电单元BOM

铜排为序号28



22.jpg

铜排实物



维修口底部打开,集成多数保护类零件,不同的是增加密封结构以满足更高的要求,同时增加一路空气管路,维修面板螺钉过孔设计与功率件插座设计类似,与功率件插座同一平面螺钉可互换通用。



23.jpg

底部零部件



24.jpg

盖板实物



电机控制单元接口与4680 Model Y设计相同,取消插座外壳,详见前文。



大小电流接插件与维修面板安装面板部分均未取消涂覆层,相比其他区域表面粗糙度体现更高的要求,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导电性。



25.jpg

盖板互配



26.jpg

电池包内面板及母排



03 辅助与通讯



电池包中AC转换单元输出车内电源设备(手机充电等)及外放电功能,高于动力插件水平布置,其中AC引出未使用常见一体注塑插座或插座接线设计,而采用类似高压插件的设计,此设计在前4680 Model Y上进一步优化,塑胶限位铜排引入PCBA的设计进一步简化其回路设计,持续减少连接点与物料数量。



27.jpg

放电接口位置



28.jpg

铜排内部



整车小电流接插件多使用4芯设计,除外放电接口外孔位均做出一定预留,AC转换单元接插件中,对插开合助力结构做出调整。



29.jpg

放电接插件走线



30.jpg

放电接插件上锁过程



AC转换单元与电驱控制单元功率接插件插座类似,整体面板由电池包外壳承担,屏蔽接触区域涂覆层有一定研磨,但与动力单元线束同平面的插座与压缩机上装插座保留塑料外壳。



31.jpg

放电接插件插座面板



32.jpg

压缩机接插件插座



33.jpg

压缩机接插件与预留插座



34.jpg

外放电接插件与插座



AC转换单元输出车内电源设备因过钣金,增加过孔面板进行过墙设计,相比橡胶套更易定位。



35.jpg

车内插座线束过孔件



36.jpg

车内插座线束过孔件



线束固定上,小电流线束多用过孔卡与钣金卡,无二次设计支架。



37.jpg

线束局部扣位



04 其他设计与展望


高压部分连接主要延续前车型迭代思路,由非关键部位验证后逐步替代关键部位设计,同时金属材料表面涂覆对电性能与密封性能的要求更上一个台阶。



38.jpg

动力输出去除外壳插座



电池包控制单元液冷管路同步进行更新设计,快插与定型管路,无外包覆物设计。




39.jpg

冷却管



40.jpg

冷却管装配



低压部分,目前部分非密封与非防护区域实现外置软排线束布置与量产,个人认为这可能比车载48V还值得借鉴与学习。



41.jpg

软排线



42.jpg

软排线



43.jpg

软排线



同时,低压中功率与信号混装连接器开始运用,扣位与内塑胶仿形设计,面板单侧设计屏蔽接触点。



44.jpg

线束模型



45.jpg

混装接插件



46.jpg

仿形接插件插座



售后部分上,一些设计目前还依赖于打胶,后期应会进行改进,部分区域泄露测试已使用与工厂类似仿形工装,节约对应气密插头。



47.jpg

连接点胶



48.jpg

测试工装



大量国产零部件进入Cybertruck,渗透度日趋增长,整车设计软件也跟随市场逐步升级了,后期有机会拆解一些实物进行分享~



0

评论

评论
立即获取技术支持
提供全天候客户服务支持
需要更多技术支持?
致电:171352425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