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搜到:产品、技术、资料、新闻、检测、企业、视频

产品分类
当前位置: 首页>技术文档> 线束制造 >外企20年:从云端,到裁员

外企20年:从云端,到裁员

来源:线束世界作者:线束世界-Jimmy2021-06-03 14:53

那天见到一位业内老兵,两杯精酿聊到夜深。


提及2020疫情之年对行业的冲击,两人对坐唏嘘。


“你可听说了A家的事吗?”她问我,“就在3月。我的许多朋友都被无差别裁员了。”


所谓的无差别裁员,就是HR将系统里的名单一拉:年龄,职级,对应每个部门被迫裁员的人数。也不用看业绩,直接将名单发给主管,当天谈话谈赔偿,在保安注视下,谈好交电脑走人。


“幸亏我走得早,”她深吸一口气,“不然我肯定在这个名单里。”


A家,人称业内黄埔军校。入华20余年,横跨汽车产业燃油动力系统、车身电子与被动安全、线束与连接器,娱乐系统与主动安全几大核心领域,培养的人才,撑起今日汽车业高管的半边天。


外企的光鲜,在那流淌着牛奶与蜜糖的黄金年代。在一杯星巴克还算奢侈品的年景,外企白领披着巴宝莉风衣,散发淡淡CHANEL香水味,挎着笔记本电脑出入五A级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。


他们互称Kevin与Linda,共事两三年,可能都不晓得彼此的中文名字。上班最重要的任务是等到老外上班时间,跟他们开电话会,开完会写总结邮件。一年两次国际差旅神圣不可侵犯,一年一次年会尾牙的定制礼服神圣不可侵犯,周末与21天的年假时间,神圣不可侵犯。


那是外资企业旱涝保收的年景。我曾经热烈羡慕过双双在外企打工的小夫妻,2010年上下,毕业3~5年,每人年薪20W,供上海一套均价两万,一百平米的小房子,月供用两人的公积金就够还。每年都能搭国际差旅的便车,出国玩几天。飞机和五星级酒店积累的积分,可以兑换全家人一年一度的海外休假。我在外企,可老公是藤校创业狗,既不见人,也不见钱。想不通他到底图什么。


那时候的岁月静好,怀想起来仿佛飘在云端。


那时候中国的汽车行业才刚刚起步,97年通用建厂,2002年福特建厂,加上早早进入的南北大众,用得都是外资零部件。那时行业记者们在报章上感慨,别看车是“中国制造”,核心部件全都来自老外。中国人在这个产业没学到核心知识,更赚不到钱。


1.JPG

转眼二十年。


行业的变革犹如地震波,从家电业震到IT业,震到日化业,震到了汽车行业。在国产整车带领国产零部件,以优质低价崛起的时候,配合疫情下的中外快速脱钩,外资大厂带着五星级酒店的贵族范儿和巨额成本,迎来了自己的末路。


“假若非要在外企打工,那就选择欧系。欧洲人老派贵族,做事讲究点情面。美国企业是最可怕的,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,除了财报,六亲不认。生意好的时候你是资产。财报一难看,你就成了Cost。 Cut cost嘛天经地义”。她说。


年初,传出动力大佬BW家收购A家动力部分的传闻。大家恭维一句:“强强联合,共创新高”。谁知不但A家因为断臂求生而面子难看,BW家股价也应声大跌,可见资本市场用脚投票,充分表述了意见。


就在A家的这波裁员里,我们的数个朋友被离职,甚至包括高管。


对于赶上了好时候,在一线城市配置了房产,在美股配置了股票,在海外配置了移民的外企70后来说,这可能不算什么,但对于上有老下有小,一线城市配置了房贷,家里配置了二胎,A股配置了八成仓的80后来说呢?


人到中年,必有一劫。


业内又何止一个A家?


外资整车厂销量腰斩,几乎付不出货款,开始拖欠KOL几十万的广告钱。


外资零部件们,开始做四休三。工资实发八折,恢复之日?遥遥无期。


外资V家,HR牵头,跟员工谈降薪协议。签了养不起家,不签等着被裁员。


惨淡之下,风声鹤唳。

2020疫情肆虐的春天,行业里,飘起六月雪。


总是有那些先知先觉的人。

春江水暖,秋水长天,频道及时切换。

大厦将倾,巨船待沉,何必玉石俱焚?


年初到现在,有不下十个朋友发消息给我,离开待了十几年的外企。甚至离开一线城市,去崛起中的民营企业看看。


“30岁见底,40岁没来,或许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上船,公司说了,明年上科创板。”一个老朋友电话里说。他离开的是C家,汽车业历史上最稳的德国零部件。仿佛泰坦尼克,因为太大,号称是不会沉的船。


传统的零部件,人工成本水涨船高,技术优势已不明显。用户需求日新月异,技术的变更山雨已来。冗长的决策流程,高昂的收费,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。新业务进不来,旧业务吃老本儿,彻底的青黄不接。


整车厂在产品定义软件,芯片厂在拓展到软件和算法,成为服务公司,与整车厂一起定义市场。传统零部件如不迅速转型,除了生产,已经身无长物,成本好的沦为代工厂,成本高的,只有死。


2.JPG

(狗狗  作品)


这个世界无他,丛林法则而已。

对于公司和个人,全都适用。


世界在变,百变外企却如1628年的大明,想重新用起发家致富时候的绝技,却时过境迁。所有不进击根本的革新,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庸才在既定的框架之内涂涂抹抹,没有人给你击中本质的权限,所以你也只有画地为牢,圈住自身。


世界在变,不变的是对于人才的需求,核心点就是要强。


强,体现在自身强。能吃苦,善学习,随着时代的变更及时调整,正确判断;


强,体现在朋友圈强。职场数十年,做人做事,考验人品和实力。一路上并肩打怪的人,或许就是明天的创业伙伴;一路上重你信你的业界翘楚,或许明天就是你腾飞时的投资人。


强,也体现在人和企业,真实的欲望。这世上美好的东西很多,钱多事少离家近,权力成功责任轻……这些不可能同时发生。


求安稳,往往最求之不得。因为安稳本身,最容易废掉人的“强”,毁掉人与企业,最赖以生存的竞争力;


求发展,往往要承担风险。上赌桌的人,不可能用几颗筹码赢家通吃。想获得翻天的收益,除了努力,还要在看准后,敢于下重注all in。同时,也能愿赌服输。


最后往往,是那些真正脱离了低级欲望的人,他们心怀理想,渴望人活一生,要令世界更好。他们创建了伟大的企业,改变了历史的进程。他们是摩尔,是乔布斯,是盖茨,是马斯克……


企业的进取之路没有捷径可走,没有safety net。

人的进取之路亦然。


2020还剩最后一个Q,那些离开外企的人,活得怎么样了?


在A家裁员风波中离开的高管,加入了A股上市的民营公司。积累了半辈子的经验,给老外打工的时候,他们出于对本土的业务保护,不希望你发挥,只希望你在框架中做事。而这里,正求贤若渴。


我那履职新公司的朋友,前日见了,精神振奋。再也不是985云集的C家一起拧螺丝钉,按流程走的旧况。他说创业企业的人才密度很高,跟一批牛人一起做事,身体很累,但心里觉得,有意思。


“外企20年,从云端到裁员。”我叹道。

“低头走路的时候,必须得抬头看天,”她说,“毕竟,行业里,变天了。”

我们这两个行业老兵,碰了杯,将剩下的精酿,一饮而尽。


3.JPG



0

评论

评论
立即获取技术支持
提供全天候客户服务支持
需要更多技术支持?
致电:17135242547